0552-4010520
0552-2057167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自我成长报告)

发布日期:2015-11-12    浏览次数:781

  我的成长——过去、现在和将来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不同生活阶段的经历,深入分析了自己的个人成长历程,其中包括对自己性格、处事方式、生活事件、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分析,随后谈到了自己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以及自己渴望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愿望。


1、自我成长分析

  1.1 学前期

  我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四岁以前,爸爸在村小教书,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我每天都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随他一起上班、下课,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所以在我幼时的记忆里,学校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从小爸爸就很重视对我的教育,记得在我入学之前,我就可以从一数到一百,会打算盘三变九、九变九,还会看挂钟的时间。这是我对自己幼儿期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时的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每天抱着小算盘到处跑着去赚取大人们的夸奖。

  1.2 学龄期

  我六岁时进入小学。小学二年级时由于贪玩被迫留级,遭到爸爸严惩。按照皮亚杰的理论,4、5岁到8、9岁的儿童处在他律道德阶段,所以尽管当时还小,但这次惩罚让我知道不好好学习的后果很严重的。随后,在小学三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我拿到了全镇一等奖,记得当时校长开校会给我们颁奖(一个书包和好多作业本),那份荣耀可能是小学时最美好的记忆了。但我至今也不知道,这份荣耀的获得是否和那次惩罚有关。

  我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喜欢打太极拳,他挑了班里的四个学生在早自习上课前跟他学太极,我是其中一个,也是老师最得意的一个。这让好多同学着实羡慕了一番。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要教我们,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他需要有人做他的观众并分享他的乐趣。这个时期的我是很乐观、有优越感的。

  1.3 青少年期

  我在初中一年级时的成绩并不好,在班级里属于中上水平,没有了小学时的优越感,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我又一次站在了领奖台上。全校排名前十五名都有奖品,而最后的两年里我很少有排在十五名之外的时候。家里厚厚的奖状都是在二年级和三年级赚的。

  2001年我顺利考入县城第二高级中学,我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全校八百多名同学,我排在一百名左右。高一第二学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开始拼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那时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五个小时,白天也从不打瞌睡,学习成绩一下子进入全校前二十名。虽然没有和班级里的太多同学交往,但我还是有几个好朋友的。

  也许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我的性格慢慢的有了变化,由之前相对外向变得较为内向。也可能正是这一时期的经历让我有了较强的忍耐孤独的能力,喜欢安静,凡事变得谨慎、细心。其次,因为我的初一、高一刚开始的时候成绩都不是很好,这让我感觉自己较难适应新的环境,至少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调节好自己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不过老师一般都会偏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所以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基本没有遇到大的挫折。

  在同学交往方面,我一直都有自己的“小团体”,毕竟班级人数太多,不可能和所有同学都关系密切。总的来说,在我高中以前的生活中,学习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我一心追逐着高分数、好名次。这段时间的家庭生活是很安定的,从我上小学开始,爸妈为了养活三个儿子,不得不一起外出做点小生意,我们兄弟在舅舅家或奶奶家吃住,但这样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这也使得我从小就能体会到爸妈的辛苦,加之在学校习得的优越感,使我的自尊心、争胜心相对较强。当然,这几年的学校生活也让我有了自己的爱好:听舒缓的音乐,练习书法,锻炼身体。

  1.4 成年早期

  由于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并不是很差,加之我对自己的期望较高,所以考入省属重点大学并不让我感到满意,这种不满意影响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但心理学这个专业还是带给我不少安慰,虽然刚接触心理学时我并没有立刻体味到她的魅力。大学是一个尽展人生风采的舞台,而恰巧这时我不愿去参加太多社团活动,因为我想好好学习,多看书,考个好点的研究生院,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大学和中学是不同的,这里的学生有着更多的自由,这就意味着我周围的同学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了,况且大家的学习目标都由原来的追求高分变成只求不挂科了。图书馆里的藏书对我也是个很大的诱惑,我在兼顾专业课的同时开始翻阅一些哲学、文学类的书籍。

  学校的宿舍是八人间,可能是因为大家脾性相投,生活习惯相似,我和室友相处的还算不错,关系融洽、人际和谐。也就是在与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做事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毅力,并且能很好的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与他人较好的相处。我始终认为,人性会有一些优点和弱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的要求不能太苛求完美,我相信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很多一开始我们认为不可理解的行为就都变得可以理解了。

  朋友们都说我最大的特点是待人真诚,有爱心,有责任心,不喜欢热闹。我很喜欢试着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解释身边的现象。随着我对心理学的了解逐渐深入,我发现心理学是很有意思并且是很有用的,我羡慕像张厚粲先生那样的心理学大家,也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人是应该有所追求、不断拼搏的,我想成为那样的一名大家。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认了我的体育老师,一个开朗、关心学生、充满活力的老师,她是大学四年里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她上课时永远都是微笑的,她会告诉我们许多有趣的事,逗我们开心,她的活力、热情感染着我,她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体育技能,而更多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生活的态度。

  考研的经历是我的一笔财富。那段日子让我感觉充实、宁静而又不乏乐趣,让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更近,和朋友们的感情更深,我一下子感觉自己要担负起自己的生活了,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包括朋友的信任和家人的期待。这是我大学最美好的回忆了。

  随后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进行研究生的学习,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且和新同学相处的非常好,每天紧张的学习虽然偶尔让自己感到很累,但心里还是很安慰的。我是粘液质—胆汁质的混合型人格,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结果来看,我是中间型的性格,情绪稳定性较差。我的应对方式问卷中的六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合理化、退避、幻想。我觉得自己以后需努力改善的有:减少对既成事实的抱怨,学着更好的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的作出决定,敢于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我的基本的人生观是: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以感恩的心,微笑着面对一切,享受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我最近的大部分时间里,心情都是比较好的,有时为课业太重而感到焦虑,但我在更多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充实和满足。我没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我相信善恶有报。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父亲,他的勤劳善良感染了我,让我学会淡然,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职业行为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们身心带来困扰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来自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困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一个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以使人们更好的生活的职业,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学习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处理好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情绪状态和反应方式,重获心理健康,同时,心理咨询师本人也能够通过对来访者的帮助,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之,心理咨询是一门助人、自助的职业。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责任心来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扰的人们,让他们尽快走出心里的沼泽,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我是一名在读的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的课程设置里包含了大量的与心理咨询密切联系的学科,有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前沿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心理测量、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等,对这些学科的深入学习,加之本科时已有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积淀,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有信心。除此之外,更让我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是,我有很强的责任感,乐于助人,我认为这些是成为咨询师所必须  具备的品格;同时,我也相信我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相对豁达的人生观也有利于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工作者。

  当今世界,美国的心理咨询不管在技术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相对成熟,相比之下,我国的心理咨询还有着更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心理咨询一定会变得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使心理咨询真正成为能为国人提供更好服务的职业。我也会在这样的大潮中,努力向教师和前辈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咨询技术。

  如果我有选择咨询对象的机会的话,我愿意首先选择学生做为我的帮助对象。因为我自己也是从小学到研究生一步步走过来的,对学生的问题可能有着更深的体会,也比较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以,我觉得在从业之初,以学生为咨询对象可能更为合适,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不断增加和咨询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也会很愿意去帮助更多不同群体的人。

  由于咨询师自身的人格特点、情感经历有时可能与来访者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咨询过程中有时会有反移情发生。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不断的成熟和历练,会逐步克服这些问题,反省自己,保持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思维独立性。面对赞许时不自满,面对责难时退缩,始终保持理解和理性的态度。如果自己的心理压力处于崩溃的状态,首先要寻找原因,然后分析问题,找出恰当有效的途径使自己的压力得到合理的释放,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会坦然面对这样的情境。

  我的职业奋斗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但我并不想仅把自己定位在心理咨询领域,心理学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我想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开阔自己的心理学视野,成为一名知识更加渊博的心理学工作者。

 

  我的成长历程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两部分内容。第一不封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突出说明了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的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冲突的过程。说明自己致力于心理研究的内在动因。进行了职业行为的分析:首先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的现状促使了我的职业动机,其次我的个性特点又比较符合心理咨询师的行业要求。因此决定作一名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过得轻松而快乐。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学前期(1—7岁)

  我是    年出生的,生在   省    市。我有两个姐姐。据父母说,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很开心。因为那个年代人的思想中还有较多的重男轻女的意识。我从小就没见过我的爷爷,应为爷爷在我父亲19岁时就去世了。我与奶奶、父母、两个姐姐一同生活。从小,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白天上班,基本上看不到他们,我与奶奶在一起。奶奶的屋子里挂着一张爷爷年轻时候的照片。因此经常听到奶奶讲起爷爷的故事。奶奶说爷爷是个老苦的孩子。至于有多苦,我当时形容不上来,后来读书了才知道有个叫三毛的孩子。大概爷爷就那么苦吧。爷爷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比较富裕了。有很多山东的亲戚来投奔爷爷。爷爷没搭理他们,不是爷爷富有了就装了,而是当时,爷爷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得流浪了,没有什么亲戚管过他。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所以到现在,在我的个性中,依然存在着对势利小人的不屑,和鄙视。对真正患难朋友的渴望。爷爷会很好的日语,因为当时日本人占领东北。有人说爷爷会日语是汉奸,但爷爷最恨日本人,会日语是因为当时日本人在中国搞同化教育,爷爷从小没上过学,但却十分聪明,算账,语言都比别人快很多。奶奶说爷爷就好几次在日本空投炸弹的时候差点被什么倒塌的房屋砸死。到今天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日本的态度那么暧昧我就来气。还有很多人愿意去日本工作。我不反对去日本求学,但对长期为日本工作还是很有抵触心理。我想和我小时候对日本的憎恨有关。奶奶是个极聪明的人,做事有条不紊,对人心中有数。奶奶没什么文化,但我幼儿时期的教育却是我终身难忘的。并且受益匪浅。

  (二)童年期(7—12岁)

  8岁的时候我上了小学。上小学之前我没去过托儿所,幼儿园。也没去过学前班。直接就上小学了。我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妈妈领我看几本看图说话。还有姐姐教我画画图形什么的。刚上学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学习,但是我天然地听老师的讲课,而且老师讲的东西我也基本能理解和记住。但是学拼音的时候我没搞懂是什么东西。而且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不同的组合。我没学会。回家的时候妈妈发现了,就教我。我学的很慢。但有一天我突然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剩下的就不需要再教了,一下子就都记住了。考试的时候一般都是班级第一、第二什么的。后来到4、5年级的时候,应用题比较难了,包括现在4、5年级的应用题大人也做不出来。但班级有的同学能做出来,我开始着急了,后来知道这些同学课后是大量做课外习题的。我这时候才知道还有课外习题,才知道别人其实很努力。也才知道要想成功站在前面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三)少年期(12—16岁)

  上了初中,班级的人数增多了。但是我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同学关系也非常融洽。可有的问题出现了,我又遇到学习瓶颈了,开几何的时候,我上课一听就懂课后题一道也做不出来。我都蒙了。回家哭了,姐姐帮我将几何。一讲我就懂,我说老师也这么讲的。我明白。可一做题还是一道不对。姐姐亲眼看我做题的全过程,最后告诉我,画图形的时候,节点的符号应该是顺次的,而不是上下的。从此我不用再让姐姐教了,姐姐也放松了。我的数学,尤其是几何在班级无人能敌。我也知道了,学习只要你没落下,就一定会有人被落下。生活的路也一样。只要你向前,不断向前,就一定有人被你落在后面。后来当上了班级的学习委员。

  (四)青年期(16—19岁)

  高中没有初中过的那么轻松了,我发觉很多同学的知识很是丰富,有的同学对地理历史能够侃侃而谈,很是羡慕。我觉得这些同学真是了不起。我的成绩肯定没法和他们比。自信与自卑开始相互冲突。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我松了口气,原来他们说的很好,可数理化都不怎么样。我第二学期有占领班级的前列。但我的文科成绩真的好想不是一天两天能赶上别人的。处于羡慕,处于对无知的补偿。高二的时候选择的文科。所有教我的老师对此都很诧异。我却没觉得怎样。尤其是物理,我是班级最好的。

  高二,高三是相当辛苦的,我现在才发现我是在以我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相拼,真的很辛苦。这个时期我学会了思考。虽然初中我就开始思考人生,但真正学会思考还是在高中阶段。

  (五)成年早期(19岁---)

  大学是轻松而快乐的时光。我是师范教育。毕业后是会成为教师的。但对于教师我没有过多的思考。更多思考了一个问题:人是如何思考的。因为大学中的同学是多元的。很多的同学的年龄也有差异,且来自不同的地区。这使得处理问题的方式差异很大。我在试图理解不同人对于事物的不同理解。学校中的心理课程也很吸引我。

工作后我在一所中学教书,对于青少年的了解越来越丰富。理解他们的思维,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但对于改变他们确还缺少必要的方法。这使得我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地转向到对心理学的探索上。后来我又考取了研究生,继续学习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树立了在心理学方面进一步研究的理想和愿望。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师

  1.动机

  进入   单位之后,刚刚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之后,发现这里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自己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老师,而且新入学的大一新生都要学习心理健康这门课程并建立心理档案。新一轮的心理咨询班培训又开始了,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入思考,面对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他们还有很多不懂的东西,包括学科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他们需要心理学老师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面对挫折和困难。身为一名心理学老师我深知自己不仅仅要教好本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解决他们遇到的种种心理困扰。因此我必须得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们。

  从社会的整个大背景来看,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家也越来越认可心理咨询了,而且可以说很多人需要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因此鉴于以上的考虑我决定报考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走出心理困境,给他们带去心理上的安宁。

  2.我自身的一些特质符合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条件

  第一 我的性格特点

  我具有善解人意、宽容、热情、负责、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前我的同学都愿意向我倾诉烦恼,说明我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第二  我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

  在六年的求学生涯中,我修完了很多心理学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体解剖,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等。

  (二)期待的职业方向

  我期待的职业方向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

  我十分熟悉大学生这一群体,以往的经历也让我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同理心,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且现在从事的就是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在今后的咨询工作中我最希望接待的求助者就是青少年。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1)入学适应问题:进入大学之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都与以往不一样了,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渐使他们原有的习惯、心理结构与心理定势被打破,这就需要一个适应期,期间他们感觉很突出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失落感。

  (2)过度的学业压力:扩招所致的大学生就业困境促使在校大学生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大家都比着学,有的甚至毫无目的性。使自己的学业压力日益增大,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试,并日益积累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社交的困惑:由于自我意识的日益增强,他们渴望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交往的触角积极主动地伸向老师、同学、校外,但由于语言艺术、技术技巧、认知偏差等等,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打击和困惑。

  (4)性的困惑: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性开放与传统性观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使学生产生困扰。与之相伴的未婚先孕、多角恋等很多问题都在困扰着在校大学生。

  (5)家庭的困境:这是一个容易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学生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的困难,他们的生存状态十分艰难。和其他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相比,他们有很深的自卑感,普遍比较抑郁、压抑,人格不健全,他们更需要心理的支援和帮助。

  现在我们单位有好几位心理学科班出身的老师,而且也有搞心理咨询的,我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大家共同学习、切磋和成长。

  就目前而言,单位里的气氛非常融洽,这将有利于我的职业发展。我的职业奋斗目标:首先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然后是一名合格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多年的曲折经历和艰苦的求学生涯造就了现在的我,现在的我能够用平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但前面的路还很长、很艰辛,我将一如继往地沿着这条道路努力,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过得快乐而精彩。               

                                              年  月  日

  参考文献:

  [1]郑日昌著,《大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杨眉著,《健康人格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会实践2004.11

  [3]刘晓明,张明.《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年

  [5]易法建等编著《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1
 

在线服务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0552-4010520
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打开手机站